為解決普通混凝土無法水中澆筑的問題,德國于1974年研制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1978年日本引進這項技術且有學者耗時三年出版《水中不分散混凝土設計施工指南》。1984年,我國研制出UWB型抗分散劑,之后又研制出SCR型抗分散劑。目前我國使用較多的是UWB-Ⅱ型絮凝劑。為了解決水下無法振搗密實的要求,絮凝劑一般要搭配一些其他的輔助劑使用。Feng等混合有機和無機成分制備新的絮凝劑,并通過試驗得出最佳配比:聚丙烯酰胺0.9%,膨潤土8.0%,保水劑0.4%,減水劑0.25%。張鳴等試驗表明摻入UWB絮凝劑、粉煤灰和礦渣復摻且比例為1∶1時,有利于混凝土的強度提升。楊逍通過摻入鋼纖維-聚乙烯醇纖維來改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發現不僅能夠改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且對抗壓強度也有所提升。綜上可以看出現有的研究多聚焦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學性能,對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較少,因此借鑒普通混凝土流變學和一些有關泥沙沖刷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現有的一些對水下不分散漿體流變性能研究,期望能探究流變性能與抗分散性能的內在聯系。
1抗分散劑
抗分散劑包括絮凝劑和輔助劑。絮凝劑: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但加入絮凝劑會引起緩凝、需水量增大等問題;輔助劑:為了解決加入絮凝劑帶來的不利影響。常用的輔助劑有減水劑、早強劑、速凝劑、消泡劑等,通過輔助劑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改善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等。
1.1絮凝劑的作用機理
目前較為普遍的認為絮凝機理為以下三點:
1)橋架作用:絮凝劑擁有高分子長鏈結構,因此可以起到吸附作用。溶于水后長鏈因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呈線性分布,因此可以吸附更多細顆粒,多個鏈條相互交錯又形成橋架,形成穩定的網狀結構。
2)表面活性作用:絮凝劑含有親水、憎水基團,降低拌合物顆粒表面電位,粒子間斥力減小,使分散顆粒凝聚在一起,形成穩定的絮凝體。
3)橋鍵作用:絮凝劑中的長鏈分子有許多取代基,取代基與一些拌合水、離子相結合形成穩定的橋鍵,提高拌合物粘度同時減少析出物,使得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凝膠體顯著增多。
1.2主劑與輔劑的相容性問題
同濟大學教授蔣正武試驗表明,絮凝劑(纖維素類)、木鈣系減水劑可以有效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強度,但該絮凝劑(纖維素類)同其他類型的減水劑如三聚氰胺系、萘系減水劑無法很好地協同工作。Kawiai等認為pH=13時纖維素類抗分散劑同萘系減水劑發生反應,影響各自發揮作用。在絮凝劑與減水劑有較好的相容性的前提下,還可針對具體工程要求摻入一些其他的輔助劑。例如對早期強度有更高要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以摻入一些早強劑,趙同峰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中引入早強組分,大大降低了初終凝時間,減少了初終凝時間差,并且早強組分與減水劑和絮凝劑相容性良好。
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關鍵性能
2.1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實最重要的是工作性能和抗分散性能的動態平衡,對未硬化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的研究十分重要。因此借鑒普通混凝土流變學和一些有關泥沙沖刷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現有的一些對水下不分散漿體流變性能研究,來探究屈服剪切應力和剪切粘度與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之間的聯系。
2.1.1流動性
針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評價指標同普通混凝土一樣都是坍落度和擴展度,并且試驗也是在陸地上進行。但是實際工程一般是在水下,需考慮水對流動性的影響。日本學者采用的水下流動度性能測試裝置可以更加貼近實際工程應用。但在水下進行流動度測試,流動性和抗水分散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測定漿體的流變參數,發現漿體的流動度隨漿體粘度變化而變化,隨著粘度的增加擴展度不斷降低。因此可以通過研究漿體的內部粘度變化來解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流動性。
2.1.2抗分散性
中國標準主要是通過懸浮固體量、pH、水泥流失量指標來衡量抗分散效果。這些指標都是在靜水作用下測定,但是實際施工環境的水流一般都是動態的,國內沒有動水下的測定方法,國外的動水測試主要是根據美國工程兵采用的CRD-C61-89A(1989)標準試驗方法(用特制籃筐在特定的水流中測定籃筐前后重量差)進行改進。例如針對水下不分散砂漿將測試裝置中的標注籃筐孔徑縮小;針對大體積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澆筑的抗分散性測定,Sonebi、Cui等分別建造了較長的液壓通道,通過水泵及內外通道差實現水流循環,并用CRD-C61測定不同水流速度下的抗沖刷性能。不論是哪種評判方式都是通過現象來判斷抗分散性能,絮凝的作用機理是抽象的解釋說明抗分散作用并沒有確切的數值來支撐。期望通過借鑒普通混凝土流變學研究內容,探究流變性能與抗分散性能的內在聯系。
2.1.3流變性能
通常判斷混凝土的流變性能是通過擴展度來判斷的,但是擴展度的變化是現象,通過流變儀對屈服剪切應力、粘度等參數的研究再結合有關模型能夠解釋說明流動度變化、抗分散能力提升的具體原因。例如溫永向等通過混凝土流變儀研究流變參數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之間的聯系。通過試驗研究表明隨著抗分散劑摻量的提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剪切應力、粘度不斷提升抗分散效果不斷提升。通過懸浮物含量判斷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是通過現象來進行解釋,但是結合流變參數能夠從漿體內部和漿體表面解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能變化的原因。
除此之外,通過流變性能的研究來判斷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觸變性以及假塑性。例如設置剪切速率升序和降序變化,發現抗分散漿體在升序下的屈服剪切應力、粘度數據均大于降序下的數據,說明漿體具備觸變性能。試驗中隨著剪切速率的升高粘度隨之降低說明漿體具備假塑性。從流變學角度分析觸變性和假塑性,觸變性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澆筑與泵送起到有利作用,假塑性對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起到有利作用。由此可見漿體流變參數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先前的相關研究較少,未來的研究應加強對漿體流變性能的研究。
2.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彈性模量等都是評判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重要力學指標。此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水陸強度比也是十分重要的衡量指標。由于水下澆筑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因此標準限制水陸強度比不得低于70%。除去標準要求的7d、28d水下澆筑成型最低強度和最小水陸強度比外還有一個比值被忽視,即水下澆筑成型強度與陸上成型未加抗分散劑的空白組的比值,該比值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強度損失的最直觀表達。水陸強度比表示的是澆筑方式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水空強度比不僅反映澆筑方式還能顯示抗分散劑摻入后的復合影響。
針對硬化后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學研究較多,與普通混凝土相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對工作性能和抗分散性能存在動態平衡問題。因此多數研究通過搭配降低粘度和增加粘度的礦物摻合料來平衡兩者之間的問題。例如粉煤灰在低摻量(20%左右)和摻量為4%礦粉混合后,新拌混凝土不僅擁有很好的抗分散性還有較好的流動性,并且抗壓強度也符合規范要求。還可以加入一些納米顆粒進一步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項性能。Grzeszczyk等研究表明納米SiO2顆粒使結構更加致密、增大混凝土粘度。
2.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目前對于耐久性的研究較常規,主要研究抗滲透、抗氯離子侵蝕、耐海水侵蝕等因素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影響。因為很多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環境都是海洋環境,海水中豐富的鹽離子有些會加速水泥水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早期強度略高于陸上成型的混凝土,但是對于長期強度還是起到不利影響。礦物摻合料的摻入可以改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同類型的絮凝劑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壓強度和耐久性能的影響也不同。
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術與應用
通過實際的工程調研發現,我國的水下澆筑工程大多數仍采用導管法(澆筑普通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大多在非承重構件中少量嘗試使用,例如常在抗洪搶險、水下工程修補、無法圍堰等環境使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例如桐子林水電站明渠導墻基礎及墻身修復、新開河河口應急防護工程、三峽重件碼頭工程、淀東水利樞紐泵閘改擴建工程等,都會采用導管法、泵送法配合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澆筑。但是由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摻入絮凝劑后粘度大幅度提升會給導管法或者泵送法澆筑造成較大困難,所以期待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能進一步研究,能夠不采用特殊的機具就可以直接水中澆筑。
4尚待解決的問題
1)針對高水流、高水壓情況下的抗分散劑的研發、抗分散性測試裝置的研發、相關標準的制定等需求非常迫切。動水不僅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澆筑過程會產生影響,對澆筑后未凝結硬化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表面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2)工作性和抗分散性動態平衡。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主要矛盾點就是工作性能和抗分散性能的協調問題。現階段的減水劑隨著摻量的增大流動性顯著提升但是抗分散效果下降,并且多適用的是普通混凝土,針對特種混凝土的特殊減水劑的研制或將解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主要矛盾。
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系統研究甚少。目前的耐久性研究齡期較短,且多于淡水環境下進行成型和養護。但是實際工程尤其是海洋環境中的工程不僅要面臨高流水、高水壓的問題還要面臨離子侵蝕問題。因此特殊環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滲性能、抗腐蝕性能的研究尤為重要。
4)應用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強度較低。隨著國家發展建設需求,針對高強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需求增多。但是絮凝劑的摻入會造成緩凝、降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強度。并且高強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難以平衡抗分散性和工作性能。如何制備工作性能優異又有較高強度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仍需要進一步研究。